余未之

非人间

2014-08-01

摘【神思陌路】

今天,大众已习惯了西方庞大与整体的感官经验以及丰富又和谐的色彩配置。中国传统色彩在现实中不断失真,然而要从欧洲和谐华美的典雅韵味,回归到中国的色彩中央,对于现代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的色彩仍然在一种夸张与戏剧性的论述下,陷入了边缘状态,无法进入现代的主流。

撇开中国色彩被结构严密的封建网络所限制和古文化在现代社会被不断滥用的混乱事实,回到一个古典的角度去观察,中国的色彩曾经在艺术家与诗人的努力下创造出富有品位与精神性的文化内涵。墨色浓淡意味着人内在变化细腻的涵度,它的美不在于搭配,而是在于浑然天成,是艺术家深蕴于自然界色彩变化下而产生的感触,那份自然,来自于人心的直觉,那种色彩,蕴含着在内心微波中觉察的意境。我用色方法是直接的,不论线条、肌理、质感都是同步达成,而不是经过间接思考的结果。 层次感:物与物对应的变异 层次--中国艺术讲求层次的变化,层层叠叠,那是一种连绵不断的重叠。

国画中有一种笔法,如织布一般慢慢透叠着,称"皱法",此方法能够产生虚拟环境的空气变化,透露出艺术家内在的抽象情感,而这种表达比原来真实环境的物质再现更为重要,山崖丛木,溪流小道,都是作者诗情的载体,中国山水画中,墨分五色,浓淡相宜,轻重互换,就能产生四季的变化。早晚的分别,月的阴晴圆缺,也尽在其中。

当我们观看群山在水雾中产生的线条时,就产生了浓厚的层次变化。层次来自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显现了相互对应的变异。有时候,这种关系会被刻意安排,成为整体结构有机的一部分,有时候却只是在画面上产生层次的配置。

在中国美学的世界中,层次是一种带着透明感的意识重叠,每个层次都可以变化着意识与不同的内容,从层次的重叠上,每一个复合体都会带来新的景观。

日本的弓箭仍然保留了非常完好的中国古典精神,讲求实用的科学,又具有文化的美感。简单有力的线条却能产生优雅的层次感,一把一米多的弓,里面却分成多个部位,不论材料的选用与结构的处理,在复杂中拥有强烈的统一感,可以感觉到它在使用时从瞄准到发射,都蕴含着严格的法度。

一支制作精良的弓,分成外竹与内竹,为使它保持足够的弹性,每一个竹片的断节都可以弯曲,外竹断节的部分由内竹来补偿,手拿弓的位置和瞄准攻击目标的位置都和人体工学构成微妙的关系,它所涵盖的战术、功能与美感所涵盖的领域都超乎寻常地精确,层次分明。日本完整地保留并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严谨与雅致。

在电影或舞台的构图里,层次是在同一个空间内,分别放置的一个又一个独立的元素或结构。当它同时为了某个主题而存在时,在空间中就会产生了对立与节奏感,这种空间的变化彰显人的动作,因此增加了一种想象力,一种互动与集中力。它成为演员与空间对话的有力模式,场景的推移,虚拟的体积大小变化,更进一步地加大画面的节奏张力,传达更多、更广的视觉空间的可能,转换舞台意象与观众思维感官世界的风景。

"留白":遗缺的力量,也是想象的出口 留白--留白是国画里意象的凝聚,在中国的篆刻、书法中,留出的白成为一个想象的空间,一种与实体想象对应的空间,这里指涉意识与想象,前者是文体,后者是潜藏的意象。虚实的传译,缓、急、冲击与静止产生无意识的力量。留白与装置同时显现在古典美学思维中,牵涉到篆刻、建筑、书法、绘画、雕刻、刺绣等各个层面。

——————————————————————————————————

林风眠校长提倡中西结合,而小杨老师指示过,我用西画的思维去画中国传统题材,会招致不伦不类的结果…兼容并蓄不易,而若在两边都有深厚的修养,应该能走到一个极自由的境界。

首先要打好基础 >^<

而归根到底,这些是手段,不是目的。


全文链接 1热度

评论
热度(1)
© 余未之 | Powered by LOFTER